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 題:世界帕金森病日:科學認識積極治療 讓生命不再懼“帕”
新華社記者徐鵬航、宋晨
手抖、走路晃、表情僵硬……提起帕金森病,許多人會想到這些癥狀。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我國帕金森病患者約三百萬人,每年新發(fā)二十萬例以上。專家表示,患有帕金森病并不可怕,只要保持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科學地治療疾病,“帕友”的生活質量也可以相對提高。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學組發(fā)布的指南顯示,帕金森病是一種好發(fā)于老年人的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又稱為震顫麻痹,因腦部神經元變性引起。其典型臨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行動遲緩、肌強直、姿勢步態(tài)障礙等運動癥狀。除常見的運動癥狀外,帕金森病患者同時還會伴有焦慮、抑郁、嗅覺減退、感覺異常等非運動癥狀。
“由于帕金森病起病隱匿,許多患者錯過了最佳的干預治療時機。”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學組副組長馮濤介紹,一些帕金森病人早期沒有肢體顫抖的癥狀,僅表現為僵硬、動作慢等,這些患者往往幾經輾轉才能確診,延誤了治療。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fā)的《關于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積極開展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篩查和健康指導。
臨床實踐研究發(fā)現,癥狀的及時識別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診斷的關鍵和基礎。
“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通過合理的治療和服藥改善運動狀況、提高生活質量?!瘪T濤表示,帕金森病疾病管理既要盡早干預,還應該把目光放長遠,在發(fā)病初期就要考慮到疾病的長期管理,可依據個人情況,適當選擇能減少或延遲運動并發(fā)癥的藥物。
一些“帕友”診斷后或是擔心藥物副作用而不愿服藥,或是期望“快速見效”而盲目用藥。對此,馮濤提醒,不規(guī)范的用藥行為不利于有效控制患者的運動并發(fā)癥,要嚴格遵循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
“腦深部電刺激技術和經顱磁刺激技術也可以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藥物治療以外新的治療方法?!笔锥坚t(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神經外科學中心副主任張建國說。
專家特別提示,抑郁癥狀被稱為“帕金森病最被忽視的癥狀”?!芭劣选遍L期精神壓力過大可能誘發(fā)負面情緒,且帕金森病與多巴胺神經遞質水平降低有關。
科學的心理調節(jié)治療要貫穿帕金森病患者診治的全過程,需要醫(yī)生、患者和家庭共同努力。專家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家屬要特別留意患者的變化,要讓患者保持放松樂觀的心情,保持充足睡眠,多運動鍛煉;讓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培養(yǎng)一些愛好;鼓勵患者參加社交活動……科學認識、積極治療,可有效延緩帕金森病進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讓生命不再懼“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