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山火的這幾天,我被人們的善意包圍
8月21日晚,重慶北碚區(qū)歇馬街道虎頭村凹兒坪發(fā)生火情,并進一步蔓延至璧山區(qū)八塘鎮(zhèn)。
8月23日拍攝的重慶市北碚區(qū)歇馬街道一帶的山火景象。
接到緊急任務(wù),我和同事沙青、章林一起,趕往重慶市北碚區(qū)歇馬街道。由于現(xiàn)場交通管制,我們只能在距離目的地幾公里的地方下車,扛著沉重的設(shè)備趕路。但我們剛沒走幾步,就有幾個騎著摩托車的志愿者來到我們跟前,“是要上山嗎?坐我們的摩托吧!”
8月24日,摩托車志愿者往返于救援物資發(fā)放點和轉(zhuǎn)運點之間。
這是我第一次親身感受到此次山火中的“志愿者力量”,特別溫暖。載我的志愿者是歇馬街道當?shù)厝?,專職摩的司機,從22日早上就帶著摩托車加入了志愿者隊伍,主要負責救援物資和人員的運送。我問他為什么要來當志愿者,這位不太善于表達的中年男子說了句:“也不好說為什么,但就是覺得自己必須上!”
8月24日,志愿者在裝運滅火器。
當我們來到距離正在開辟的隔離帶最近的物資轉(zhuǎn)運點時,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簾:源源不斷地運送救援物資和人員的摩托車抵達,卸下物資或人員,又迅速掉頭返回;負責后勤的志愿者正在準備飯菜、水果、飲料、毛巾,以及防暑降溫的物資;一些年輕的志愿者正在整理、裝運滅火器;武警官兵正在距離物資轉(zhuǎn)運點幾十米的地方集結(jié),準備上山……
8月24日,我再次和同事來到北碚區(qū)歇馬街道。當同事正在錄制出鏡視頻時,不時有負責山火撲救任務(wù)的救援直升機從我們的頭頂飛過,也不時有載著救援物資或人員的摩托車從我們身旁經(jīng)過。
8月24日,一架救援直升機在重慶市北碚區(qū)與璧山區(qū)交界一帶進行滅火作業(yè)。
針對此次山火災(zāi)情,重慶市調(diào)集航空救援隊、消防、武警等救援力量1800余人,同時還有來自云南、甘肅、四川的森林消防員趕來支援,空地協(xié)同合力圍剿山火。眾多志愿者和周邊村民、熱心市民也積極捐助物資、運送物資,協(xié)助疏散交通,為撲滅山火提供了有力保障。
8月24日,志愿者在為救援人員運送飯菜。
完成采訪后,我搭乘志愿者的摩托車,來到了距離山火較近的位置,用無人機拍下了傍晚時分的山火景象,場面令人揪心。
這是8月24日拍攝的重慶市北碚區(qū)與璧山區(qū)交界一帶發(fā)生山火區(qū)域景象。
8月25日,在各方的齊心協(xié)力下,山火隔離帶已開辟完成,距離對山火發(fā)起“總攻”的時間節(jié)點越來越近。
我和同事兵分兩路,一路前往北碚區(qū)歇馬街道,另一路前往璧山區(qū)八塘鎮(zhèn)。我被安排到八塘鎮(zhèn)采訪。
坐汽車、坐摩托、走山路、坐灑水車……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跋涉,我們總算在傍晚時分到達了位于八塘鎮(zhèn)的隔離帶核心區(qū)。隔離帶的山頂上,救援人員和志愿者們正嚴陣以待,一邊觀察火情,一邊為晚上可能到來的山火撲救做準備。隔離帶一旁,眾多專業(yè)救援力量已經(jīng)集結(jié)完畢。
8月25日,救援人員和志愿者在山火隔離帶蹲守、觀察火情。
我用無人機和相機記錄下了眼前的一切,同時也被眼前的一切感動。我很好奇:山上那些救援人員和志愿者們在山上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山頂上現(xiàn)在究竟是什么狀況?那些救援人員和志愿者背后,會不會有很多故事?“好奇心”讓我很想上到山頂探個究竟。但我又有點擔心:坡這么陡,我拿著這么重的器材,而且又累又餓,自己的體力是否跟得上,我已經(jīng)通過無人機和相機在山下拍攝了不少山頂上的照片,上去后是否還能拍到有價值的畫面……“擔心”讓我有點不敢上去。
8月25日,部隊官兵正向山火隔離帶集結(jié)。
“也不好說為什么,但就是覺得自己必須上!”我和前兩天那個載我的摩托車志愿者有了共同感受。雖然我仍然還在“好奇心”和“擔心”間糾結(jié),但我的雙腳已經(jīng)邁出了向山頂挺進的步伐。
在兩位也正好要上山頂?shù)木仍藛T的幫助下,我順利抵達了山頂。向下俯視城市一片祥和,而山頂上卻是一片忙碌。
這是8月25日晚在隔離帶山頂拍攝的救援人員。
8月25日晚,志愿者在山火隔離帶為救援人員照明。
8月25日晚,在山頂隔離帶,救援人員和志愿者嚴陣以待。
當我把鏡頭對準幾個正在往山林里逆行的救援人員時,我的眼睛濕潤了。就在幾分鐘前,我通過無人機看到,在不遠處就有不小的山火。我不自覺地朝救援人員喊了一句:“一定注意安全!”
8月25日晚,幾位救援人員從隔離帶向山林挺進。
結(jié)束山頂?shù)呐臄z后,天已黑。
下山途中的場景,也讓我震驚:幾公里長的狹窄山路上,每隔一兩米就一定有志愿者,他們是負責物資傳送的,很多救援和保障物資就是這樣一件件被傳送上山頂?shù)摹R驗檫@幾公里的山林,連摩托車都進不來,只能靠人力,于是志愿者們組成“人鏈”,手把手將急需的物資運送到山頂。
在長長的“人鏈”隊伍里,我看到了一對父子。我問他們累嗎?父親說“不累,這點算啥!”而13歲的兒子卻靦腆地道了句:“還是有點累”。
8月25日晚,在重慶市北碚區(qū)歇馬街道,頭燈將志愿者和救援人員串成一條“項鏈”。
我下到了北碚城區(qū)后,從城區(qū)向山上看,山火撲救已經(jīng)進入總攻階段。
黑夜里,頭燈將志愿者和救援人員串成一條“項鏈”,格外耀眼。
燈光如鏈,共筑“防火長城”
剛剛結(jié)束巴南山火報道的我,被安排作為第二批支援記者,隨時待命。
8月25日,消息傳來:北碚山火撲滅工作可能在當晚發(fā)起總攻,我所在的這一小組被安排進入核心現(xiàn)場。
這是8月25日拍攝的重慶市北碚區(qū)山火現(xiàn)場。
車行至縉云山腳,由于道路狹窄,汽車已不能通行,只能步行或是搭乘摩托車前往。因為是新開挖的道路,加上天氣干燥,運送物資的摩托車來回奔跑,將近2公里的道路幾乎全時段都是處于漫天塵土飛揚的狀態(tài)。摩托轟鳴,救援人員腳步匆忙,抬頭望去,山上是密密麻麻排成一溜的志愿者組成的“人鏈”,一場“大戰(zhàn)”來臨前的緊迫感壓上心頭。
8月25日,在重慶市北碚區(qū)縉云山山火現(xiàn)場,志愿者通過隔離帶往山上運送滅火救援物資。
從隔離帶的起點往上,坡度接近60度,志愿者們搬運滅火救援物資時幾乎是貼地行走。一位剛高考完的準大學(xué)生正手腳并用,扛著一個滅火器就往山上走。“沒什么可想的,就是覺得應(yīng)該出來做志愿者”。一位來自內(nèi)蒙古的志愿者,搬運完一趟物資后,又急匆匆往山下物資堆放點趕去。
8月25日,在重慶市北碚區(qū)縉云山山火現(xiàn)場,各方救援力量逆行上山。
8月25日晚,在重慶市北碚區(qū)縉云山山火現(xiàn)場,志愿者在搬運滅火救援物資,山下是大家全力守護的北碚城區(qū)。
晚上7點30分,我到達了阻燃隔離帶的3號點位,受地形地勢影響,這里的隔離帶是全線里最窄的一處,晚上的山火火頭到達時必將會有一場“惡戰(zhàn)”。一排排滅火器整齊擺放在隔離帶上,現(xiàn)場的武警官兵、消防人員和其他各方救援力量“戰(zhàn)備”,在火頭到達前用消防水帶不斷給旁邊的樹木灑水降溫,移動式消防儲水裝置內(nèi)一根從山下拉上來的水管也在持續(xù)供水,另一側(cè)的志愿者還在源源不斷地往上輸送滅火救援裝備。
8月25日晚,在重慶市北碚區(qū)縉云山山火現(xiàn)場,消防人員在一處斜坡地向樹木灑水增加濕度,減弱火頭抵達時的強度。
晚上9點左右,山火火頭逐漸逼近隔離帶3號點位,離我比較近的一位消防隊員,為了壓制提前竄過來的小股火焰,沖著后面扶水帶的人喊了一聲“水帶跟緊我”,扛著一根消防水槍就往前沖。在消防人員的催促下,滅火志愿者們往后退到了安全位置。那個時候火頭距離我們的直線距離在20米左右,但火頭帶來的熱浪已經(jīng)提前抵達,我已然感受到了灼燒的不適感。我不自主地迅速往后退了10多米的距離。志愿者們看著山火火頭逼近,都在大聲呼喊著讓一線滅火戰(zhàn)斗人員退、退、往后退、再往后退一點!可前面的消防人員和武警官兵硬是扛著消防水槍,站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對著火焰噴灑,沒有一個人往后退??粗麄兪刈o這座城,與山火搏斗的背影,我按動快門,不停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這一幕幕感人的場景。
8月25日晚,在重慶市北碚區(qū)縉云山山火現(xiàn)場,志愿者們組成的人墻在傳送滅火器材。
8月25日晚,在重慶市北碚區(qū)縉云山山火現(xiàn)場,火頭抵達時消防人員堅守在崗位進行滅火救援。
25日晚11時左右,經(jīng)各方救援力量奮力撲救,重慶北碚區(qū)歇馬街道山火明火在隔離帶處被有效封控?!皠倮?!我們贏了!”……歡呼聲回響在縉云山上。
截至26日8時30分,經(jīng)各方共同努力,重慶市森林火災(zāi)各處明火已全部撲滅,全面轉(zhuǎn)入清理看守階段,無人員傷亡和重要設(shè)施損失。
8月25日晚,在重慶市北碚區(qū)縉云山山火現(xiàn)場,各方救援力量在進行滅火救援。
消防勇士們無畏的腳步,無數(shù)志愿者常亮的頭燈,重慶兒女堅定的身影,共同筑起了一道“防火長城”,感謝來自四面八方共同抵抗山火的山城守護者!
大火無情人有情,重慶得行!
8月23日,我剛參加完智博會報道,聽聞火災(zāi)形勢嚴峻,便主動請纓參加重慶山火報道??傆X得,作為一名年輕記者,此刻應(yīng)該站出來。
8月24日,我跟隨同事來到北碚區(qū)縉云山下,遠遠望去,山火升騰而起的濃煙遮天蔽日,竟與上方的云朵連成一體。夕陽透過煙霧,滲出濃重的紅色,讓人看得揪心。
8月24日,摩托車志愿者隊伍向山火救援前線運送人員和物資。
山底第一道關(guān)卡處,擠滿了志愿者、堆滿了愛心人士捐獻的物資,里面竟然有冰鎮(zhèn)西瓜和防暑藥物。我們剛到,一群由摩托車友組織的志愿者隊伍便涌了上來?!笆且仙街г畣??來兩個人帶他們上去?!币晃回撠熑撕暗?。話音未落,兩位“摩友”已發(fā)動了摩托車:“上我的車!”
乘著車,我們僅用了5分鐘就到達了救援補給站。摩托車志愿“大軍”,源于山城地理特征,融合了“摩友”群體的獨特氣質(zhì)。這些年輕人,發(fā)動轟鳴的引擎、載著救援人員和物資上山的樣子,魅力十足。載過我們的騎手有大學(xué)老師、外賣員、修車工人……
8月24日,一名摩托車志愿者在路邊休息。
我采訪過的志愿者里,最小的只有14歲。這位14歲志愿者的媽媽跟我說:“娃的兩個老師都來了,我支持他也過來,我們的家園,必須共同守護?!?6日凌晨,山火被基本控制,這位媽媽和孩子與無數(shù)志愿者仍一同堅守,防止山火復(fù)燃。從山腳望去,一條由志愿者點亮的“長龍”沿著山脈蜿蜒而上。
8月26日凌晨,志愿者隊伍向山頂運送物資。
8月26日凌晨,“摩托大軍”志愿者駛回物資儲備點。
8月26日,為防止附近山火復(fù)燃,志愿者在鋪設(shè)輸水管道。
8月26日凌晨,“摩托大軍”志愿者向山頂運送人員與物資。
8月26日,重慶市森林火災(zāi)明火已被撲滅。
“群主,不要解散這個群,等大火徹底滅了,我們相約去植樹吧。”
“群主,發(fā)個群公告,我們一同去把山上的垃圾收拾下?!?/p>
……
在一個名為“北碚區(qū)森林防火志愿者群”的300多人微信群里,人們不約而同地呼吁著。
大火無情人有情,用山城方言說,那就是:重慶得行!中國人得行!
山火如龍、燈光似鏈
眾志成城、人定勝天
8月25日,重慶北碚縉云山火場撲滅行動的決戰(zhàn)時刻即將到來。
在縉云山腳下,匯集了各路救援力量,有消防官兵、武警戰(zhàn)士、社區(qū)工作人員,以及眾多的志愿者。
8月25日,志愿者在位于北碚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臨時救援物資接收點搬運社會各界捐贈的救援物資。
8月26日,在重慶北碚區(qū)歇馬街道,救援人員在運送物資。
8月26日,在重慶北碚區(qū)歇馬街道,消防、武警等救援力量和志愿者在運送物資。
這次重慶山火救援行動中最高光的一群人當屬“摩托大軍”。由于隔離帶所處的位置山高坡陡,汽車無法到達,越野摩托成為主要的運輸工具。
8月26日,在重慶北碚區(qū)歇馬街道,“摩托大軍”志愿者運送物資上山。
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搭乘越野摩托,實話實說體驗非常不好,一是前車濺起的沙石沖進眼鼻口,嗆得我?guī)缀鯚o法呼吸。更重要的是在這陡峭的崖壁上飛馳,那夸張的后仰傾斜角度時刻在刺激我的神經(jīng),似乎在告訴我“快翻了”。果然,我們在上山路上摔車了,為了避開一輛拋錨的摩托,騎手毫不猶豫地選擇沖往更陡的山坡,我們毫無意外地摔進了泥坑里。沒有半秒鐘猶豫,騎手在扶起摩托的同時就使勁擰動了油門。
8月26日,在重慶北碚區(qū)歇馬街道,“摩托大軍”志愿者運送物資和人員上山。
越野摩托拼盡全力也只能到達“隔離帶”下端,當我滿身泥漿地下車后,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的每一個人都是一身泥濘,這里的每一名救援人員都摔過,但沒人抱怨,也沒時間耽擱。身后那巨大的油門聲音再次響起,騎手一個瀟灑的原地掉頭,瞬間消失在濺起的塵土中。
8月26日,在重慶北碚區(qū)歇馬街道,“摩托大軍”志愿者服用防暑降溫藥品。
在隔離帶上,救援力量組成了連綿不絕的一堵人墻,運送物資、阻隔火焰……那陡峭的山勢和松軟的沙土,人們不停地摔倒,又不斷地站起……
決戰(zhàn)之夜的縉云山上,出現(xiàn)了令人震撼的一幕,南邊是橫跨山脈的黃色山火,北邊同樣是橫跨山脈的白色燈光,這每一盞燈光之下都是一名勇士。山火如龍、燈光似鏈,在黑夜的縉云山上組成了一個巨大的“人”字。我想,這個“人”一定是“人定勝天”的“人”。
8月26日,重慶北碚區(qū)歇馬街道山火明火全部撲滅。
監(jiān)制:蘭紅光?賴向東
統(tǒng)籌:費茂華 周大慶 劉金海
記者:王全超 黃偉 朱高祥 唐奕
編輯:謝秀棟?張鋮?韓旭 蔡湘鑫 尹棟遜 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