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每年以近1500万规模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多为青壮年群体。同时,大量的老龄人口回流农村,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3.81%,而城镇为15.82%。基于农村更为薄弱的经济条件,农村老年群体面临着就餐难、就医难及缺乏心理慰藉和陪伴等问题。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首都经济圈”,随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推进,人口激增的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天津及河北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19.63%、21.66%和19.8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70%),养老压力大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
京津冀地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广阔的农村主要以土地(耕地)资源为主,又是粮食主产区,居民以村落聚集居住较多。以笔者此次调研的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南马庄村为例,南马庄村具有典型的“空巢老人”聚集特征,户籍人口786人,而常住人口仅为289人,以老年人为主,子女多在外地。调研发现,老年人在社交、娱乐、生活等方面较为依赖互联网,同时安全意识较低。其次,老年人还面临吃饭就餐问题,缺乏精神慰藉和陪伴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实际上,乡村老年人吃饱饭不是大问题,关键在于生活质量。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不少老人在丧偶后也失去了互助能力,存在吃饭“将就”、差不多的心理,营养和健康得不到保障。对此,除了依靠当地政府的帮扶、村民互助之外,位于南马庄村的“银杏家园”项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银杏家园”项目是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北京新民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从2021年至今,已有20余个站点。就京津冀地区而言,在北京密云、门头沟、河北新河、滦平均有站点,在2023年夏汛期间,“银杏家园”在北京、河北建设灾后过渡站点15个,有效助力了地区灾后重建工作。项目围绕以建设为老服务活动站点为核心内容,专注开辟为老服务实体空间,拓展为老服务线下场景。“银杏家园”项目围绕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就餐困难、防诈意识薄弱、数字化鸿沟等问题,设计了“助餐、数字、生活、健康”四大主题板块,提供便捷餐食、防诈宣讲、精神陪伴、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等服务。
该项目聚焦老年群体“吃饭难”“不营养”问题,各站点每月至少运营20天,为老年人每天提供一顿午餐。保障老年人能够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并以助餐为抓手,逐步开展一系列相关助老活动。
笔者实地走访了解到,南马庄“银杏家园”站点在日常运营与管理中很好地运用了短视频技术和字节公益平台的资源和能力。首先,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增强项目的影响力。执行机构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站点运营、项目管理情况,助力营造助老氛围。其次,鼓励短视频创作者参与公益,已经有多位高粉创作者进行线下探访,创作和发布助老内容视频,一条抖音视频即可获赞20万个。第三,将直播功能引入助老服务领域。“银杏家园”规定每个站点在用餐时间进行直播,尽管观看人数少,但提高了项目的透明度,增强了可信度,有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资金筹集方面,依托字节跳动公益平台进行公益内容传播与资金筹集,字节公益在这一项目上给到有力的资源支持,确保了筹款效果。
这类具有创新价值的公益项目为京津冀的基层社区治理带来了新思路,企业、公益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能够激发创新,激发基层活力。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
事实上,近年来已有多家企业、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事业,作为公益项目,“银杏家园”落地三年来,帮助890余位老人安度晚年,是实实在在的公益。同时,它又在内容传播,可持续,不断自我优化上展现出新的特质。将短视频、直播等数字技术应用到为老服务的领域,对京津冀的养老事业发展来说,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探索。(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周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