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24日電 題:在這里,感受中國通信業(yè)百年巨變
新華社記者陳愛平
上海延安東路和外灘的交匯處,曾是“大北電報局”大樓的歷史建筑靜立于此。設立在大樓內的上海電信博物館,娓娓講述著中國通信業(yè)發(fā)展的百年巨變。
上海電信博物館大樓外景(11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進入這座建筑,愛德華·史溫生銅像映入眼簾,他是丹麥大北電報公司首任總經理。1921年,大北電報公司在上海外灘建造了這座電報大廈。
如今,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將“大北電報局”大樓1層至4層改建為上海電信博物館,并于2010年6月開館?!按蟊彪妶缶帧贝髽?、史溫生銅像等,在2020年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工業(yè)遺產。
約3000平方米的博物館展陳空間內設有電報通信、市內電話通信、無線通信、長途電話通信和綜合薈萃等展廳,一大批珍貴展品展示了中國通信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
上海電信博物館大樓外景(11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石制“電報滬局”招牌等展項記錄著1881年12月,全長1500公里的津滬電報線正式建成開通并對外營業(yè),這是中國最早自建經營的公眾電報電路。這里還展示了上海最早使用的電報機——“莫爾斯電報機”。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通信事業(yè)迎來跨越式發(fā)展。在電話通信領域,館內展示著20世紀80年代公用電話傳呼站。但這樣的場景在上海市區(qū)已不復存在,上海公用電話亭已變身具有各類智慧功能的“Hello老友亭”,為上海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多種服務。
上海電信博物館內展示的各種手持式移動電話(11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在無線通信領域,館內展示的一款“大哥大”,在1990年前后購機費、初裝費、入網費和開戶費總計要花27000元。如今,5G智能手機價格親民,通信網絡更是連年提速降費。
隨著我國通信事業(yè)發(fā)展,博物館內的展項持續(xù)增加。上海電信博物館新增光纖網絡、5G技術、物聯(lián)網等通信新技術、新設備等展項。市民游客通過預約來到上海電信博物館,除了參觀展品,還可以通過沉浸式破譯“莫爾斯電碼”、體驗模擬發(fā)報等互動活動,了解通信技術發(fā)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