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替老人写回忆录”的话题引发了许多关注。有人看到其中的商机,开设拓展课程,希望能复刻网帖中的“月入五位数”;也有人从中读出许多老人的孤独,发起相关的志愿项目,希望借“回忆录”实现部分老年人的心愿。
“代写回忆录”受欢迎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潜在用户”中有很多已是功成名就、财富自由,希望记录自己的“光辉岁月”以示后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更像是一种“情绪消费”,也可将其划入“银发经济”的范畴,提供更为系统的养老服务。
也有人希望记录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使其不至于消散在风中。无论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从事什么职业、历尽千帆还是甘于平凡,老一辈人在成长和打拼的过程中吃了很多只有他们自己清楚的苦,有些人甚至错过了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些略带酸涩的故事放在今天或许不再跌宕起伏,却是他们无比珍贵的回忆。
透过“代写”的形式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些老年人不是自己动笔,而是希望寻求年轻人的帮助?原因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一些老人不识字、或是视力衰退、手脚不便,无法长时间伏案写作和逻辑思考,需要我们为他们搭一把手;一些老人与这个日益年轻的社会存在鸿沟,担心自己写不好、没人读,需要有年轻人作为“桥梁”,帮助他们加工润色;还有许多的老人并不在乎“回忆录”的形式,而是想找个人聊聊天,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也希望有年轻人能扮演“倾听者”的角色。
愿意为自己著书立传的终究是一小部分人,更多则是隐藏在舆论场之外,甚至成为“沉默的回忆”。今年春天,一位摄影师偶然步入老人张福青的院子,看到写满墙壁的一万多字的日记与随笔,将其拍成照片发到网上,让许多网友认识了一个孤独但热爱生活的灵魂。他好奇外面的世界,他热心村里的事务;他的院落整洁有序,他的孩子在外务工……他将生活的琐碎一笔一笔记录下来,尽管可能不会有人发现、更不是所有人都感兴趣。许多人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父辈的影子,孤寡老人、村落里的留守者和城市里的失语者,他们需要更多关注。
回忆录、银发力量、老去的个体和村庄……如果将这些热点话题结合起来看,老年群体的回忆带动的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产业,还是一项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息息相关的事业,一份温暖但沉甸甸的责任。截至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这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其中也包含着无数小小的心愿。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到发展“银发经济”,从社区养老到志愿服务,一系列文件和专项规划不仅对养老服务提出物质要求,也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
一本回忆录之外,我们需要留下更多的记忆,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有年轻的团队跋山涉水,为老人补拍一张结婚照、全家福;有人仍然背着胶片机,穿梭于社区和村口,放映独属那个年代的老电影;新建的老年图书馆里开起了分享会,精神矍铄的面孔在台上讲,稚嫩的少年少女认真地听……无论是回忆者还是记录者,我们都应对他们抱持敬意。毕竟,安放这些历经沧桑的回忆,也是在编织我们共同的集体记忆,守护一笔无价的财富。(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