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来二刷,带着拉杆箱来的。”
“好多人啊!手机信号都‘挤’没了!”
9月23日,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收官。在为期11天的展期里,50.67万人次涌进地坛公园。捧卷苦读的“书虫”、排队集章的年轻人、遛娃的亲子家庭……让史铁生笔下“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的古老地坛,在书香陪伴下异常火爆。
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现场。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组委会供图
无独有偶,上个月结束的上海书展,一周内吸引了近30万人次。
在电商几乎垄断的今天,是什么吸引人们来到书市?在读屏时代,纸质书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书市持续性生长的文化基底是什么?
书市火爆“逛了又逛”
“没想到人这么多”,9月22日中午,在闭展前最后一个周末来到书市的全女士说,“这是第一次来地坛书市,到了公园门口就被震惊了。”
与第一次逛书市的全女士不同,对于作家崔岱远来说,“地坛书市,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北京人的一个念想。”去年地坛书市重启,崔岱远就参与了多项活动,今年开展当天他就在主会场做了“传承中华好家风”讲座,21日还做了自己新书《二十四节气好味道》的发布。“人都非常多,有不少带着孩子来的读者。”崔岱远说。
多家参展单位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中华书局书店业务部负责人吴魏接受采访时说,以前也经常参加书市,“这次书市特别热闹”。吴魏介绍,这次中华书局特别推出了微瑕书专场,给出了日常罕见的三至四折折扣,叠加书市优惠券,最低不到两折,“我们进行了简单的统计,书市期间,书市和我们书店日常的销售额,能达到四比一,考虑到打折因素,销售数量上非常可观”。
新经典文化及旗下爱心树品牌负责人介绍,书市上很多新书和经典畅销书都数次补货,除了余华、麦家等畅销作者的作品外,《白露春分》《远海》等新书以及人气IP bibi动物园系列图书《忍不住想打扰你》《我们就这样浪费一整天吧》都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来自实体书店街区的PAGEONE书店总经理陈鹏介绍,经典文学、历史、摄影集、英文绘本、漫画受大众欢迎,今年书市期间销售额相比去年,上涨约三分之一。
书市“古旧书交换区”。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以古旧书为特色的中国书店相关负责人说,在本届地坛书市上销售达218万余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学、历史类古旧书受到读者喜爱。
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宣传工作负责人徐瑾介绍,本届书市展销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了3000平方米,共设置10个展区、3个活动区及多处配套服务点,汇集来自全国的出版机构、实体书店、特色展商超330家,图书展销达40万种,规模再创新高,并开展地坛文化讲堂、书香中秋之夜等160余场文化活动,仅中秋三天就迎来近23万读者。
谁在逛书市?
“来逛书市的人,‘一老一小’趋势明显”,徐瑾说很多老年读者会在工作日来书市,戴着老花镜识着书名,享受“淘书”的乐趣。
“北京的书市有个很大的特点是办在公园里,所以节假日来遛娃的年轻父母也非常多”,徐瑾说有市民分享“一家三口来逛,累积来了十次,选购了二十余本好书。”
谈到逛书市的感受,崔岱远说,书市和书店、网上买书有非常大的不同,书市讲究“逛”和“溜达”,可以边逛边和家人朋友聊天讨论,而书店往往很安静,“很多人是来逛公园,顺便买书。”崔岱远说,网购图书则更有针对性,想买什么书,搜出来就下单,失去了“逛”的乐趣,“书市买书不少人是按‘捆’买的”。
书市上的读者。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组委会供图
后浪品牌部负责人表示,相较于往年,00后、10后的读者增加了很多,而且这些比较年轻的读者也会选择《棉花帝国》《苏东坡新传》《南腔北调》这种历史或者社会向的书籍,“我们也发现很多资深读者,已经不是单纯来地坛书市‘选最便宜的书’,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内容选书。”
“红墙琉璃瓦,书香烟火气”。网友季夏的看法代表了不少纸质书拥护者的看法,“书这种东西还是喜欢拿在手里看,触感、页的感觉、书的重量,甚至是书的气味!拿在手里总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市民在地坛公园方泽坛外排队参与书市“集章打卡”活动。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作为读书人的文学地标,地坛书市和史铁生也自带“流量”,不少人因“怀旧”和“情怀”来打卡。在书市开幕式上首发的《我与地坛》典藏版因其优质的内容质量、独特的装帧设计以及附赠的史铁生漫画镂空书签成为“新晋图书顶流”,书市期间售出超万册。
书市也是一个购买特定书籍的好机会,中国书店、天津市古籍书店、藏书报、孔夫子旧书网、布衣书局开展的“京津冀古旧书联合展销”,吸引了大批“古旧书书迷”。读者邢先生说:“在旧书中可以淘到一些绝版书、稀有书,非常难得!”
广播电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小高同学,今年第一次逛书市,原本没有购书计划的他买了好几本甲骨文专业的书,“我毕业设计的主题与甲骨文有关,恰好看到甲骨文方面的书就入手了,虽然网购可能更便宜更方便,但实际触摸到书,可以直接翻看,对书的印象更直观,让人有购买的欲望。”
书市还可以怎么“玩”?
除了北京地坛书市,近年来上海书展的火爆也广受关注,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集章火爆程度甚至超过购书,“如果你看见某个展位前大排长龙,不用疑问,直接排去吧,那里的印章一定很好看。”集章爱好者林先生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书市的多元新场景。
相比线上购书,即便有折扣和优惠券,在书市买书也未必更实惠,很多读者表示,书市上很多书优惠后仍比网上贵,逛书市对于读者来说,更多的是满足情绪价值和社交需求。
据媒体公开报道,上海书展每年甚至有不少打“飞的”来的读者,成为书友见面的机会,“爱书的人自会相遇”。今年地坛书市,主打古旧书销售的中国书店举办了古籍修复体验活动,吸引不少年轻人参加。有大学生结伴骑车而来,以“City read”的形式边走边读,在品尝文化“大餐”的同时,也收获了独属于“书市搭子”的友谊。读者吴女士说,在逛书展的时候,遇到了收集各种版本《我与地坛》的爱书人,在同一个园子里留下“我与地坛”的新故事。
徐瑾介绍,今年地坛书市的线上讨论度非常高,吸引不少年轻读者纷纷在线拍照打卡。有关书市的攻略贴、种草贴、避雷贴、N刷贴在社交平台上火热。记者打开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发现“#地坛看海#”“#我与地坛#”“#地坛与史铁生#”“#地坛书市过中秋#”等话题热度非常高。
近年来,文创产品也成为书市上不容忽视的“主角”之一。地坛书市上,最火爆的文创当属“地坛看海”主题产品,有冰箱贴、藏书票、帆布包等,亚运村图书大厦、北京台湖出版物会展贸易中心、上海译文出版等都推出了“地坛看海”文创产品。“因为结合了地坛相关网红场景,很多游客专门奔着‘地坛看海’藏书票来的,一天就卖出去上千份。”上海译文出版社展位工作人员说。
书市现场。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组委会供图
北京印刷学院毕昇书坊的“活版印刷”明信片备受读者青睐。首次走进地坛书市的南京芥子园书店带来了南京古旧地图,成为读者了解南京文化的一扇“窗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卡夫卡”主题帆布包,中信出版集团“作家态度”杜邦纸包,北京图书大厦“北京中轴线”主题冰箱贴,王府井书店“地坛”限定明信片,尤其受到年轻读者的热烈追捧,不少都成为书市上的“断货王”。
听讲座、见大咖也是读者走进书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史铁生和他的朋友们”“旧书新知”“‘大美北京城 壮丽中轴线’——北京历史文化”等十一大主题,地坛文化讲堂、书香中秋之夜等167场文化活动上演。曹文轩、乔叶等文坛名家,以及汪兆骞、岳南等学术精英,敬一丹、关牧村等社会名人,以图书分享、主题讲座、新书首发、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分享读书心得和创作感悟,为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不少读者感叹“收获颇丰”。在“旧书新知”专区,还举办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典籍篇”专题展览,共展出42类60余件古旧文献展品。不少市民表示,“能近距离一睹珍贵的展品,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年书市,文旅融合的趋势很明显。”吴魏说,“在书市上吃到了美味的保定罩饼。”徐瑾介绍,地坛书市首次引入文旅推介会,保定文旅突出好看、好玩、好吃特色,展示的《白洋淀纪事》《红旗谱》《小兵张嘎》等系列脍炙人口的现当代文学经典之作熠熠生辉,尽显保定“书院之城”魅力,“驴火”飘香更是为书市平添了几分烟火气。以“跟着阅读去旅行,追着阳光去台州”为主题的浙江台州文旅展示区以“旅游+阅读”文旅融合新形式,引领众多读者感受台州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与人文之美。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书市?
地坛书市的重启,与广大读者的期待和呼声密不可分。在网购图书和电子阅读为主流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办书市、逛书市?
书市现场。新华网 丁梓朔摄
书市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背后或许是深邃的文化命题。在摆摊售书之外,书市向读者敞开了更多功能。作为阅读空间和文化场景,书市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但对实体书和纸质阅读来说,是向读者推介图书的重要机遇,宣传推广的作用远远超过具体的销售额。同时,逛书市、实体书店的体验感、沉浸感、获得感,对读者而言,是浏览虚拟页面难以替代的,线下实体销售对于文化传播的意义不可低估。
书市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景,徐瑾介绍,地坛书市参与者不局限于北京,今年有全国15个省区市的140余家出版单位参与。陈鹏认为,地坛书市这种市级大型、知名书市的举办,不仅活跃了图书市场,提高了全民阅读的热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且优质的阅读资源,也打通了图书这一文化产业的上下游。“书市是观察文化市场趋势的重要窗口,也是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的便利平台。”陈鹏说。
书市也是展示文化的一扇窗口,是城市的品牌符号。作为“五坛八庙”之一,地坛见证过京城近五百年烟云,向来是人们心中的文化地标。本次地坛书市上,“‘大美北京城 壮丽中轴线’——北京历史文化”以及《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故宫建筑之美》等北京中轴线相关图书颇受读者关注,逛地坛书市,亦是感知北京文化的一种方式。
书市现场。新华网 丁梓朔摄
有媒体评论员建议,可以利用公园、广场等交通便利的公共空间,为有意长期设摊的经营者提供廉价场地,打造“永不落幕的书市”。由此,书市将不仅是市民文化消费的场所,更将成为城市常驻的文化景观,不仅为推广全民阅读,也为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地坛书市将首次走出北京。“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将于9月25日至10月2日在保定市黄花沟综合公园举办。保定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地坛书市走出北京、走进保定,成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生动‘窗口’”。今年上海书展也同样“走了出去”,8月22日至25日,2024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与当地读者相约,9月14日至16日首次举办了2024上海书展·喀什分会场,让品牌书展走出去,深化跨地区阅读交流。
策划:林明
主笔:李欣
参与报道:王坤朔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