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前往更好的未來
3月12日,北京冬殘奧會輪椅冰壺金牌賽第七局結(jié)束,中國隊以8比3領(lǐng)先,勝券在握。
隨后,瑞典隊隊員上前與中國隊選手握手,示意放棄第八局比賽——中國輪椅冰壺隊衛(wèi)冕奪金。中國隊選手高舉雙臂吶喊慶祝,陳建新緊緊抱住王海濤,兩人頭碰頭;主教練岳清爽走入賽場,帶著淚水與閆卓擁抱……他們曾在平昌冬殘奧會上拿下中國隊歷史上的第一枚冬殘奧會的冰壺比賽金牌,這次在壓力和期待中在自己家門口衛(wèi)冕,讓整個輪椅冰壺隊激動不已。
↑3月12日,中國隊選手陳建新(右)與瑞典隊選手維爾約·彼得松-達爾在比賽后握手致意。
對于攝影記者來說,這一系列的瞬間是整個約2個半小時比賽中最重要的,但也是稍縱即逝的。如何完美捕捉到這些瞬間成為了我們在決賽前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我按下手中快門一頓連拍,雖然取景器里能看到一些瞬間由于被遮擋或是難以兼顧無法拍到,但我并不慌張,因為我知道此時賽場周圍布滿了我們團隊的成員。不論運動員們朝向哪個方向慶祝,新華社攝影團隊一定會拍攝到相應的優(yōu)秀照片。
↑3月12日,中國隊選手在金牌賽獲勝后慶祝。
為了這個瞬間,我們提前做好了布局。
我們項目小組4個人開了個小會,總結(jié)了7天拍攝下來的經(jīng)驗:輪椅冰壺項目動作比較靜態(tài)、重復,動作類圖片一般不會漏,但是重要的慶祝環(huán)節(jié)偶爾因為位置不佳難以捕捉到完美的重要瞬間。
↑3月11日,中國隊選手王海濤(左)與陳建新慶祝半決賽比賽勝利。
金牌賽奪金時刻,運動員遠比之前的所有比賽情緒更加激動、動作更加強烈,會有各種充滿戲劇張力的瞬間。我們決賽拍攝人手十分充足,可惜場地受防疫、轉(zhuǎn)播商要求等限制,不同點位之間的移動會比較花時間,所以如何安排人力和點位需要提前規(guī)劃好。
為此,作為輪椅冰壺項目負責人,我提前一天晚上向攝影經(jīng)理詢問了頒獎儀式的拍攝安排和移動線路,在安排記者點位時,能保證各個點位記者拍攝奪金瞬間后能及時移動到拍攝頒獎儀式較好的點位。
↑3月10日,中國隊選手王海濤在循環(huán)賽比賽中。
當天開賽前,我給大家開了個小會,介紹了比賽和頒獎儀式的攝影點位布局和移動路線。由于比賽可能會因一方放棄而在任意一局結(jié)束,所以教練席上方和對面的看臺上都需要安排記者;而賽場兩側(cè)既有代表隊坐席,又有觀眾坐席,運動員朝哪一邊致意慶祝都有可能——所以我們在賽場的四面都安排了記者。根據(jù)前面比賽拍攝的經(jīng)驗,側(cè)面看臺拍攝慶祝遠不如側(cè)面地面位置清晰、干凈,所以我們?nèi)∠藗?cè)面看臺位置,而是在兩側(cè)地面各布置兩位記者,并要求他們在比賽結(jié)束后移動至該側(cè)運動員出入口,一前一后拍攝有可能出現(xiàn)的運動員與教練互動、兩隊運動員互動等畫面。
↑3月12日金牌賽開賽前發(fā)給各位記者的點位示意圖。
另一方面,由于比賽節(jié)奏較慢,動作類似且反復,為了讓各位記者有自我發(fā)揮的創(chuàng)作空間,同時兼顧賽中傳稿,我只要求大家在第六局開始前回到自己點位,之前可以自由發(fā)揮。這也是考慮到金牌賽雙方技術(shù)水平相當,應該不會早于第6局結(jié)束。
↑3月12日,中國隊選手陳建新、閆卓、張明亮(從左至右)在金牌賽比賽中。
最終12日的金牌賽在第7局提前結(jié)束了比賽,我們報道團隊從不同角度完整地拍攝到了不同的瞬間,順利完成了這次報道任務。我也再一次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
↑3月12日,中國隊選手孫玉龍、閆卓、張明亮、陳建新和王海濤(從左至右)在頒獎儀式上唱國歌。
回想8天的輪椅冰壺比賽,團隊的力量一直在發(fā)揮作用,小組中的三位同事也都非常“給力”——張博文主動在群里分享其他媒體佳作并且在拍攝中嘗試突破,許雅楠會在拍攝結(jié)束后反饋找到的新點位和拍攝方式,任超除了拍攝還發(fā)揮優(yōu)勢尋找賽場外的線索、方便我們的專題稿件完成。當然還離不開前來支援拍攝的同事以及后方處理稿件的編輯。
↑中國隊選手張明亮(右)和閆卓(左)在輪椅冰壺半決賽中協(xié)助隊友王海濤穩(wěn)定輪椅(3月11日攝)。
我們順利完成報道也和輪椅冰壺賽場上中國隊奪冠一樣,從小的團隊到大的團隊,不斷提高的技術(shù)水平加上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使我們一定能一起前往更好的未來。
↑3月12日,輪椅冰壺所有比賽結(jié)束后,輪椅冰壺攝影小組和場館攝影經(jīng)理在賽場上合影留念。
首次奧運之旅 感受體育之光
3月12日下午,2022北京冬殘奧會輪椅冰壺金牌賽在北京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進行。七局過后,中國隊以5分的優(yōu)勢領(lǐng)先于老牌勁旅瑞典隊。
第八局比賽即將開始,場上四名中國隊選手圍在一起,一聲“加油”響徹賽場。在賽道的另一端,瑞典隊隊長維爾約·彼得松-達爾與隊友進行了短暫的討論,然后向中國隊隊長王海濤示意在賽道中央?yún)R合。
雙方隊長握手,這種禮節(jié)在冰壺比賽中有著特殊含義——瑞典隊選擇認輸。
中國隊贏了!全場瞬間沸騰!王海濤振臂高呼;張明亮與陳建新緊緊相擁;中國隊唯一女選手閆卓朝向看臺方向大喊“爸爸!媽媽!”;教練員岳清爽奔向賽場,淚水奪眶而出……
↑3月12日,中國隊選手王海濤(左)在比賽后慶祝。
↑3月12日,中國輪椅冰壺隊教練岳清爽(左)在比賽后落淚。
幾天過后,坐在電腦前回想這一歷史性的奪冠時刻,心中激動的心情仍不能平復。
北京冬殘奧會是我的首次奧運之旅。在十余天的會期里,我與同事們通力合作,參與了開、閉幕式與輪椅冰壺比賽的拍攝工作。從主新聞中心到“鳥巢”再到“冰立方”,從賽事組織到疫情防控再到志愿服務,“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理念貫穿于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
↑這是閉幕式上的熄滅主火炬環(huán)節(jié)。(3月13日攝)
與冰壺相比,輪椅冰壺沒有“刷冰”動作,運動員的活動范圍也相對有限。如何將這個看似“簡單”的項目拍得“不簡單”成為了我與小伙伴們共同面對的一道難題。
隨著比賽的不斷推進,輪椅冰壺的魅力通過鏡頭被記錄、放大,最終讓我們驚喜、感動。這項運動并非一眼望去的“平靜”。它沒有雪上運動的自由與瀟灑,也缺乏冰球場上的速度與激情,但它內(nèi)斂與睿智——深藏于細節(jié)之中。
↑3月7日,中國隊選手閆卓(中)、張明亮(右)在比賽中。
坐在輪椅上的每一位運動員都是“自帶流量”的明星,他們是“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jié)”的踐行者,用樂觀的態(tài)度無限放大著運動家精神。每天賽后回看照片,畫面里都是堅毅的眼神、團結(jié)的擁抱、友善的握手與燦爛的笑容。
2022年的冬天,全球疫情持續(xù),世界戰(zhàn)火紛飛。剛剛結(jié)束的這場盛會如同一座燈塔,而我能夠有機會近距離地站在燈塔之下,感受著它帶給這段歷史的光明與溫暖。正如《雪花》一曲所唱:“在故鄉(xiāng),在遠方,都一樣閃亮?!?/p>
↑3月12日,張博文在比賽中拍攝。
細節(jié)中的溫暖
在2022北京冬殘奧會上,我作為輪椅冰壺項目小組的一員,光榮地戴上了002號攝影袖標。從訓練到奪冠,我們?nèi)膛臄z記錄了中國輪椅冰壺隊的衛(wèi)冕之路。除了不漏掉任何重要的比賽畫面之外,運動員的拼搏、友愛和團結(jié)也成了我們拍攝的重點。
↑3月6日,中國隊選手閆卓(右)在輪椅冰壺循環(huán)賽中協(xié)助隊友張明亮穩(wěn)定輪椅。
在中國隊訓練時,陜西分社的張博文便發(fā)現(xiàn)隊員們的紅色投壺桿很像“金箍棒”,隊員們時而將它橫放在身側(cè),時而舉過頭頂表達慶祝,十分亮眼。
↑3月11日,中國隊選手王海濤(右二)在輪椅冰壺半決賽中與隊友慶祝。
“金箍棒”的想法引發(fā)了我們小組的討論:我想到中國隊火紅的輪椅輪子,在以藍色為主的“冰立方”場館內(nèi)存在感十足,像霸氣的“風火輪”一樣,氣勢如虹,大家一拍即合?!妒殖帧敖鸸堪簟?穩(wěn)坐“風火輪”,一起來看輪椅冰壺賽場上的“中國紅”》的題目應運而生,照片都來自我們在比賽中記錄的點滴細節(jié),在中國隊進入決賽后播發(fā),為他們鼓勁。
↑中國隊選手王海濤在輪椅冰壺循環(huán)賽對陣拉脫維亞隊的比賽中(3月10日攝)。
在循環(huán)賽時,經(jīng)常遇到四個賽道同時比賽的情況,每條賽道都有兩位冰上運動員助理志愿者。一開始,為了更好地拍攝干凈的比賽畫面,我注意觀察了志愿者們的工作內(nèi)容與方式,以便避免在某些拍攝角度被他們遮擋了運動員的關(guān)鍵畫面。
而在了解了志愿者工作后,他們反復擦拭、擺放冰壺的辛苦與默默付出令人感動,我們便索性在比賽間隙將鏡頭對準他們,完成了冰上“小助手”系列的拍攝。
↑3月6日,志愿者為運動員擦拭冰壺。
此外,我們的鏡頭里還記錄了運動員們熱情的笑容、女運動員靚麗的裝飾、一個小小的穩(wěn)定輪椅的動作中體現(xiàn)的信任與尊重等等。這些溫暖可愛的細節(jié)讓原本較為“平靜”的輪椅冰壺報道躍動了起來。
↑3月11日,中國隊選手王海濤(左二)在輪椅冰壺半決賽后慶祝。
我們站得更近,看得更細,就更應該傳遞更多有趣溫暖的故事,拍出更有記錄性的照片,讓這次冬殘奧之旅更有價值。
↑中國隊選手張明亮(中)、閆卓(右)在冰壺輪椅循環(huán)賽中協(xié)助隊友王海濤穩(wěn)定輪椅(3月10日攝)。
↑拉脫維亞隊選手波利娜·羅日科娃在輪椅冰壺循環(huán)賽中(3月6日攝)。
↑3月7日,許雅楠在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拍攝。
Pool卡初體驗:更近一步
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在北京開幕,我十分榮幸參與到其中。作為一名新華社攝影記者,這是我職業(yè)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經(jīng)歷。我在本次冬殘奧會的報道中負責輪椅冰壺項目的拍攝。
↑中國隊選手王海濤(右)在輪椅冰壺金牌賽中擲壺(3月12日攝)。
在輪椅冰壺的報道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三次進Pool攝影位置拍攝的經(jīng)歷。
↑這是Pool卡,持有它可以在比賽中進入到比賽場地內(nèi)拍攝。
進Pool的意思是進入運動員的比賽場地進行拍攝,不是所有媒體都擁有這個資格,所以每當我從國家游泳中心攝影經(jīng)理李子安手里拿到Pool卡時都格外珍惜。這張卡需要提前一天和她溝通,并且與其他擁有進Pool資格的媒體錯時入場,所以在拍攝比賽的同時,我要時刻觀察現(xiàn)場大屏幕中的局數(shù)以免錯過進Pool位置的時間,并提前將Pool卡交給工作人員并等待。
進入Pool位置拍攝時,需要在指定的區(qū)域中選取一個位置固定下來,雙方隊員比賽時不準移動,并且不能站立拍攝。于是,我在比賽前提前了解賽場情況,確定拍攝位置,選擇好拍攝時需要的鏡頭,在裁判允許我進入的時候,第一時間來到點位做好拍攝準備。
↑3月12日,中國隊選手閆卓在輪椅冰壺金牌賽中。
進Pool位置拍攝離運動員更近,可以更近距離感受到比賽的緊張氣氛。拍攝之前我會根據(jù)輪椅冰壺的特點規(guī)劃出細致的拍攝計劃,在保證常規(guī)動作圖片拍攝的同時,更多關(guān)注運動員的表情,抓拍運動員在整個比賽期間相互鼓勵、擁抱、慶祝勝利等動作,展現(xiàn)他們堅強意志。
↑新華社記者任超(前右)在Pool中進行輪椅冰壺金牌賽的拍攝(3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比賽過程中我采用趴在地上方式的進行拍攝,這樣可以通過相對低的角度去拍攝運動員的技術(shù)動作,減少背景中不必要的元素,并且捕捉運動員的表情,定格比賽的精彩瞬間。
↑中國隊選手張明亮(左)與隊友閆卓在輪椅冰壺金牌賽中擊掌(3月12日攝)。
策劃:鄭衛(wèi)、蘭紅光
統(tǒng)籌:李尕、畢明明、費茂華
記者:杜瀟逸、張博文、許雅楠、任超
編輯:畢明明、王南、程婷婷、方欣